发布时间:2018-12-14
由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广州易间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承办的2018第八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11 月17-18日在成都完美收官,论坛在两天的会议里带来了多场精彩报告。
此次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来自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赵新勇主题为《湖-云相栖,赋能交通新应用》的精彩演讲。
赵新勇
北京易华录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以下是赵新勇的演讲实录:
当前,传统的智能交通企业,面临着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的挑战和竞争,要求加快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本次会议主题是智能交通+人工智能,今天向大家介绍我们研制成功的大规模数据存储的新技术,即蓝光、光磁一体化技术和城市数据湖,以及与阿里云、腾讯云的互补发展计划,这也是传统智能交通企业,面对互联网企业作出的产业对接尝试。所谓蓝光技术,实际是过去CD、VCD、DVD的技术大升级,容量达到单张蓝光盘300 GB;所谓光磁一体化技术,实际是蓝光、磁盘两种数据存储方式之间的自由交换方法;所谓城市数据湖技术,实际是满足了海量数据“应采即采”“应存即存”的管理需求。城市数据湖与阿里云、腾讯云的对接,实际是优化了冷、热数据的存储办法,解决了高、低频应用的难题。
目前,在交通领域面临着新时代带来的新问题。政府出台了一系列应对措施,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整个交通系统仍然存在各自建设、单独运行等现状,且系统完全偏重于政府使用。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以及资金扶持并没有从根本上治理“城市病”,必须找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和新技术。2016年云栖大会上,阿里首次提出城市交通大脑的概念,经过两年多的发展,逐步发展成为需求定制式服务模式,这是大数据企业与互联网公司产业合作发展的必然产物。传统交通企业与人工智能的碰撞产生的不是算法,也不是数学模型,而是城市供求与新技术的边界。要想彻底解决交通问题,需要双方共同解决各自弊端,通力合作。
DT时代的到来为交通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驱动交通发展变革的同时,也为AI的应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量交通数据与多样化感知技术深度融合,在满足全面精准刻画虚拟交通世界的同时,搭载云平台超强的计算能力,通过AI赋予城市交通“类脑”智能,建立匹配交通行业专精需求,通过固化传统交通行业专家智慧,推动基于交通数据的敏捷决策,方能实现交通行业大数据的应用升级和推动交通产业的智慧化变革。而数据、算法、算力是人工智能发展的基本要素,感知、运算、认知等能力都需要以海量数据的汇聚和核心算法的突破为支撑。
海量数据的汇聚存储是人工智能应用的基础,以海量数据存储为依托。面对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的爆发式增长与有效存储之间的矛盾,面向交通行业精准应用的需求,亟需新的一体化湖云架构体系。为解决海量数据的存储问题,我们紧紧把握政府管理创新需求,发挥央企优势,率先使用蓝光存储与光磁一体化技术打造城市数据湖,满足了数据的高效应用和低成本、永久保存。在行业应用方面,运用城市数据湖,搭载云计算服务平台,在智慧交通、公共安全、健康养老等优势业务领域,实现大数据的精准应用与定制化服务。数据湖可以为云计算价值数据的挖掘汇聚资源,通过将二者结合,在解决各自发展弊端的同时,实现了传统技术架构在AI体系下的云端广泛应用,为大数据的精准智能化应用提供引擎。
我们率先提出湖云结合的数据构建理念,为验证其融合能力,2018年8月,与阿里云完成了光磁融云的技术测试认证,并构建了新的技术架构。认证结果表明,湖云结合的战略架构,可以有效解决冷温数据的合理分布,实现数据的完美交互,打造大数据全生命周期,为AI在各行业领域中的精准应用提供完备的基础,推动AI在传统交通领域的智能化应用,实现商业价值。城市数据湖与阿里云、腾讯云的对接,是合作双方的互补发展计划,也是传统智能交通企业,面对互联网企业做出的产业对接性尝试。利用数据湖能为AI云计算平台提供冷热数据的海量储存和交互能力,在我们最擅长的智能交通行业,实现湖云相栖、优势叠加,必定能够赋能交通,为交通行业数据的高效应用与个性化服务提供新方案。
深耕智能交通行业20多年,我们充分发挥全国300多个城市交通案例的经验和城市数据湖的专有技术优势,解决行业需求分析、数据采集标准、视频结构化处理、跨行业信息共享等工作难题。自提出光磁融云技术以来,牛刀小试,在智能交通行业硕果累累。
依托湖云架构,构建智能交通新生态,不断实践解决交通痛点。针对国内交通存在的政策不配套、拥堵严重、秩序混乱、技术系统不协调、新技术应用效果不明显、应用规模不足等共性问题,面对新需求,应用新技术,全面推进AI技术在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以数据为基础,算法为驱动,业务为核心,通过海量数据加云端计算,相辅相成,实现了交通数据的深度融合;以光磁融合技术加云端部署,珠联璧合,搭建智能交通系统业务模型;不舍昼夜产生价值数据,搭载云端服务,双剑合璧应用渗透,为应对资源整合、智能决策、主动安全等技术新需求,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通过湖云结合的产业模式,在智能交通应用的各个层面展开了项目落地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
针对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建立易畅平台,从交通系统全要素出发,提升数据时空覆盖度,透彻感知、高效调控、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提升数据精度,建立开发信控评估优化平台,利用模型驱动,对拥堵路段提早预警,精准预判,通过主动引导配合区域信控优化,持续性给出优化方案,保证上下游的协同有序,并对优化效果进行客观评价,生成信号优化建议,为城市道路的安全畅通保驾护航。2016年,公司中标厦门市智能交通控制系统建设项目,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平台对路网交通流整体调控,完成主城区覆盖路段共计380个路口的交通信号联网联控,示范路段行车延误减少了66%、拥堵时间减少了20%、交通违法下降了31%、交通事故下降了30%,应用效果明显,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针对跨界资源整合难题,研发了易慧、易度两大平台。平台汇聚交通领域海量、全量数据,综合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手段,整合现有资源,建设能够承载多种应用的数据底盘,随时调用轻量统计,完成数据共享和价值提取。利用交通大数据资源的强大搜索引擎,实现情报检索一站式查询,构建能不断投射现实的虚拟交通数据平台,通过数据开放共享,洞察城市交通发展规律,推动面向行业AI应用的辅助决策,实现城市交通的精细化治理。
针对公安交通部门的日常管控工作,综合公安交管、互联网等交通大数据资源,充分运用交通行业专家团队的智慧,细分场景、全时驱动,构建研发易策平台。该平台可以智能化监测交通运行异常和突发情况,向关键岗位智能推送高价值信息,提升体系决策能力,实现公安交管的敏捷实战能力。在武汉市静态交通综合服务系统建设项目中,运用该平台打造的“1+2+4+N”体系架构,整合路内外停车数据信息,共享资源、深度扩展应用,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在城市级停车管理中的作用。目前,静态交通管理系统数据中心已接入停车场2 208家,上线1576家,实时管控车位数50多万个,日均过车量66万辆,为公安交管部门治理突发异常状况、提升决策能力做支撑。
关于城市拥堵治理,针对城市规划管理、基础设施、公共交通、智能技术等关联因素,建立城市级交通缓堵数据采集和处理分析平台。基于交通大数据及关联因素,强化拥堵特征与形成机理、城市级交通仿真等分析算法与模型的建立,实现智慧交通大脑决策。通过在长春市“两横三纵”快速路智能交通项目中的运用,完成核心区域和外围组织的快速连接,减少跨区域出行对核心区域的影响,缓解拥堵情况。该平台的应用将高峰区域内的平均通行时间缩短了10%,平峰期停车次数减少了20%,大大缓解了城市核心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综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建立运行监测与视频管理两大平台,结合综合交通决策分析业务需求,挖掘大数据内在规律,对城市交通进行大数据画像,形成智慧交通知识库,实现了对地面公交、轨道交通、出租汽车、慢行交通,以及公路、铁路、民航客运等综合交通运行状况的全面、实时、动态监测与预警。为城市路网的协同运行、缓堵治理、精细监管、应急处置等场景提供了一整套交通治理措施。易华录集“数据管理、运行监测、决策支持、信息发布和协同服务”五大功能于一体,在北京市建设综合交通运行协调与指挥中心平台,该平台可接入包括交通视频数据、城市公共交通、城际交通、两客一危、驾培、高速公路、应急指挥、交通气象在内的8大类交通行业、29个系统、13 000多项数据,初步打造了集海、陆、空、铁、城于一体的“交通大数据中心”,实现了北京市整体交通态势的实时监测。
最后介绍一下近几年交通行业特别热门的智能驾驶技术。为顺应时代潮流,我们积极拓展研究领域,目前正在深入探索公司和智能驾驶领域相关企业的合作契合点,并形成了一定的研究应用成果。通过整合智能网联汽车行驶及通信数据、路侧设备等相关信息,打造智能汽车、智慧交通示范及测试服务平台,提供车辆智能化及网联化水平测试服务。并建立了相应的测评体系,为自动驾驶、V2X及5G关键通信技术的研发提供了技术理论支撑,加快推动了智能驾驶研发项目的落地实施。目前该研究已为重庆市建成了智能汽车集成系统试验区,首次把智能交通体系和智能汽车有机创新结合在一起,真正实现了人、车、路、云的有效协同,为中国智能驾驶测试打下了坚实基础,助力中国车路协同发展达到世界级水平。
易华录公司共有2 000多名员工,在全国300多个城市以及10多个国家承担了大量交通领域的业务应用。城市交通综合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动态系统,仅靠单一企业或单一技术并不能真正实现行业的转型升级,未来交通领域还将有很大的演进空间,希望各位教授、专家和同行共同研究,共建解决交通痛点的新方案。
(本报告根据速记整理)
CAAI原创 丨 作者赵新勇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翻译
如需转载合作请向学会或本人申请
转发请注明转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