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工智能学会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CIIS 2019 演讲实录丨杨琼华:产业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实践

发布时间:2019-11-13

10月26日-27日,由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陕西省科学技术厅指导,中国人工智能学会主办,西安市委网信办、西安市科学技术局、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理委员会、京东云共同承办的2019第九届中国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在“硬科技之都”——西安举办。在27日举办的智能信息处理与产业应用论坛上,华为人工智能高校合作总监杨琼华为我们带来了题为“产业视角下的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实践”的精彩演讲。

22-1.jpg

杨琼华

华为人工智能高校合作总监 

以下是杨琼华的演讲实录: 

我汇报的题目是产业视角下人工智能人才培养及实践。 

包括如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工智能人才现状。第二,从华为业务角度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第三,如何与校企共同培养人工智能人才。第四,华为在人工智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最后简单介绍下华为高校科教AI扶持计划。 

随着5G的到来,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正在成为新一轮产业转型的核心驱动力。同时,伴随着人工智能与产业的不断结合,推动着各行业向“智能创新”为特征的第三个阶段迈进。从行业发展角度来看,除了原生的互联网企业在拥抱数字化转型,传统的行业,银行、政府也在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转型的过程中基于数据的智能化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的理解是,人工智能虽然现在是初期,存在很多困难,但在未来人工智能将成为一种新的通用技术,改变每个行业和每个组织。 

走向通用技术的路是很漫长的,前面刘院长也介绍了很多AI的趋势,包括论文数,各个国家AI计划的发布、AI商业学术活动,AI创业公司的诞生和投融资等等发展趋势,都让我们很兴奋;在视觉、语音、对话等领域也有了简单商业场景的应用。但我们从企业落地情况看,实际还存在很大的落差和技术追逐空间。比如当前仅4%的企业投资和部署了AI,约5%的高校采用AI来增强学习体验,行业场景需要的训练时间还需要数日或者数月,消耗着AI科学家们的青春和耐心。 

主要的原因除了众所周知的算法、算力和数据,实际还有人工智能人才的稀缺。我们看三个数据,一个来自Indeed求职网站,对AI人才需求增长远远大于AI人才本身的增长。二是在30万AI从业者中,具备算法研究能力的不到10万,广义来说,整个AI人才缺口是百万。再有一点,引用清华大学中国人工智能发展报告的数据,从AI高端人才的占比上,美、日、英、德、法等大国都高于10%,美日达到了18%~20%。而中国仅仅5.4%左右,在大国杰出AI人才数量全球排名靠后。所以对我们国家的挑战,不仅仅是人工智能人才的普及培养,还有需要扶持更多高端的AI人才,才能带动提升整个国家的人工智能发展水平。 

针对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教育部去年6月份也颁布了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明确了三个阶段目标。明年在整个高校创新体系和学科体系基本完成优化布局,适应新一代人工智能的要求;到2025年,高校要取得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原创成果,有效支撑整个产业升级。第三个阶段,在2030年高校成为世界人工智能发展的人才高地。在今年5月份,教育部也新批了35所人工智能专业,实际上到今年年底会有近千所学校有人工智能相关的课程开设。 

而企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大家知道,华为作为ICT和智能终端服务商,面向全球170多个国家,服务超过1/3全球的人口,服务对象包括运营商、各行业企业,还有终端用户,涉及研究、产品开发、制造等众多领域。华为也在进行产业智能化转型,是人工智能典型的需求方,那我们从华为的角度来看一下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工智能人才。 

华为在2018年发布了人工智能战略,主要包括五个发展方向。一是投资基础研究,包括机器视觉、自然语言处理等,需要从数据高效、能耗高效提供更安全可靠自治的机器学习、基础能力,这个方向需要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型人才。二是打造全栈方案,包括云边端全场景独立又协同的解决方案,提供充裕的算力和AI平台,这里更多需要的是算法工程师和芯片设计相关的技术型人才。三是面向全球以开放的心态,持续与各学术界、产业界伙伴广泛合作,需要AI开源、投资、合作型人才。四是我们希望把AI的思维和技术融入到华为产品中,产生更大的价值,更强的竞争力,带来更好的体验;需要把AI植入到ICT或者消费者产品的应用型人才。五是我们做内部效率提升,包括应用AI来优化内部管理,应用AI优化如制造中海量作业场景,提升内部运营效率、改善质量,需要的是懂制造,研发类企业IT跨界AI人才。以上五大类人才,是基于华为人工智能战略和业务角度梳理出来的。 

那人才从哪里来?从刚才刘院长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全球Top20拥有AI顶级人才的机构中Top 11都来自美国,除了谷歌和微软外都是高校。具体来说,AI人才超过72.3%都是来源于高校。因此华为非常愿意和高校在人工智能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包括AI实验平台建设,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把产业经验或者问题跟高校一起探讨,协助高校一起培养面向产业的人工智能人才。 

这张就是华为针对AI人才培养的全景图。基于华为的沃土计划,我们制订高校教研AI扶持计划,我们提供端云自研的解决方案,包括华为云的ModelArts服务上、端侧HiLensKit, Atlas 200 DK等;同时还会配套提供AI全套资料和技术支撑,支撑高校老师在教学领域、科研领域、学生创新就业、职业培训等领域,全面应用华为产品助力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 

支撑整个计划的核心是华为的全栈全场景解决方案。“全栈”是从技术功能视角来看,包括芯片、芯片使能、训练和推理框架和应用使能在内的全堆栈方案。在华为昇腾系列的芯片基础上,是芯片算子库和算子开发工具层CANN,然后是自研的MindSpore框架,再往上是华为云上Moderlarts云服务。整个方案支撑包括公有云、私有云、各种边缘计算、物联网行业终端以及消费类终端等“全场景”部署环境。 

芯片上,在AI需求涌现下,业界对算力的需求非常强烈。而实际AI芯片的能力仅掌握在少数公司中,形成垄断的局面。价格昂贵,供货周期长,本地服务支持能力弱,造成了算力的稀缺。华为在2018年10月份的全联接大会上发布了针对AI推理与训练场景的昇腾310与昇腾910芯片。昇腾芯片独特的达芬奇3DCube架构。其中昇腾310芯片,是用于边缘推理场景的极致高能效AI SoC,采用12nm制作工艺,提供16TOPS的算力,功耗仅8瓦,非常适合边缘计算的低功耗要求的场景。昇腾910芯片,昇腾系列的MAX型号,是当前计算密度最大的单芯片,适用AI训练场景,7nm制作工艺,提供512TOPS算力,实测功耗310瓦。右上图是实验室实测数据,对标业界最强训练单卡加TensorFlow框架,针对图象分析场景,昇腾910+MindSpore实测每秒图象分析能达到两倍的性能提升。 

强大的算力需要软件协同才能释放出来,MindSpore是华为全自研的全场景计算框架,与TensorFlow等框架并列,降低了AI开发者门槛,支持开源开放,端云协同,联合芯片和应用优化,支撑全场景AI开发和生产部署。 

再往上是ModelArts一站式AI开发平台,提供海量数据预处理及半自动化标注、多人协作标注、对标注数据做版本管理,还有大规模分布式训练优化、训练模型管理、端边云一键式部署等能力,打通AI全周期开发工作流。 

HiLens是支持端云协同的一站式开发平台,比如说我们从ModelArts上训练出来的模型可以部署到HiLens,在HiLens上针对人脸识别、客流统计、车牌检测、入侵检测等场景做技能开发,然后一键部署到端侧。HiLensKit是华为8月份推出来的有高性能推理能力的摄像头,集成昇腾芯片,配合HiLens云侧统一管理,一键式将云侧AI技能做部署。除了华为自己的产品,HiLens也支持安卓系统的端侧设备,是一个开放型的平台。 

另一方面,针对一般开发者很难获得足够算力这个问题,我们推出了Atlas200 DK开发者套件,可以用一台笔记本电脑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搭建AI应用的开发环境;套件内嵌昇腾310芯片,提供USB、音频视频输入接口,希望把算力通过单板的方式开放出来,支撑科研创新场景。 

华为鲲鹏云服务,我们做了性能优化;可以为高校提供鲲鹏裸金属服务、弹性云服务等;我们也构建了鲲鹏社区,提供全套的工具链,专业的迁移指导和社区服务等等;我们希望通过社区,助力老师们基于华为鲲鹏云做应用开发和应用迁移,培养中国IT产业人才,共建中国IT产业生态。 

这些解决方案在高校AI人才培养中如何应用呢?我们来看几个实践。 

去年秋季我们与浙江大学联合共建了机器学习课程,面向近百位研究生,学生基于华为ModelArts和Atlas200 DK开发套件,3、4人一组,完成了27组作品,包括人脸识别、语义分割、图像分类等,我们在看到算力和实验平台资源足够丰富的时候,同学们创造力和动手能力也是非常强大的。 

在科研和竞赛方面,我们和上海交通大学创新中心合作了无人车项目,主要应用华为云上ModelArts开发平台和HiLens;在小车前面是有推理功能的摄像头HiLensKit,从ModelArts上面训练完的模型,部署到HiLens上完成应用技能开发,再推到在HiLens Kit上进行端侧应用,场景覆盖红绿灯识别,U型/S型弯道,静态和动态障碍物避障、停车识别等。基于合作的小车,和上海交大联合举办了无人车大赛,并在华为全连接大会上进行了总决赛,以赛促学,提升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图书合作方面,我们和上海交大梁晓峣教授合作了昇腾系列第一本书-昇腾AI处理器架构与编程-深入理解CANN技术原理与应用,后续也规划了一系列图书教材,内容包括ModelArts、MindSpore等。 

为了老师们尽快了解具体产品能力,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南京、上海、哈尔滨、成都、北京、天津等地组织了多场华为AI平台师资培训,包括理论讲解和动手实践。接下来在华南区域、山东江苏等地也会陆续策划。 

总体来说,华为沃土高校教研AI扶持计划包括两大部分,一是针对AI教学场景扶持,二是针对AI科研场景扶持,目标是希望在三年内覆盖150所高校,联合深度培养十万学生,使能百万高校AI开发者。 

教学方面,针对教学需求,具体的扶持权益除了板卡云服务,我们还会提供鲲鹏云服务,教辅图书,课件支持,技术支持,师资培训,竞赛,MVP和人才优招等。竞赛方面主办方可免费使用华为云竞赛平台,每个参赛队提供1500元AI云资源及一定数量的奖品。MVP方面我们希望在学生中选拔一些对产品使用深入同时提出产品关键建议的学生,提供机会参加华为峰会演讲,优先体验华为云新品等,在实习和招聘方面也优先考虑。 

科研方面,扶持权益包括我们为每个团队提供一定数量的开发套件、云服务资源和鲲鹏云服务,同时提供新品试用和教辅图书。技术案例方面,我们希望老师能够基于华为AI全栈构建科研应用,每个案例支撑2-5万元人民币。算子开发方便,成功收录到华为产品的新算子,会有资金奖励。同时提供技术支持,支撑材料,MVP授予以及人才优招等。 

当前,我们已经与全国40多所一流高校在开展AI人才培养合作,包括清华、北大、浙大、上海交大等等,今年从9月份,联合教育部产学研项目也敲定了20+家高校AI教学项目并正在落地中。 

华为沃土AI人才培养计划已经发布在华为云官网,大家可以通过在线申请加入沃土高校教研AI扶持计划。未来,我们希望更多高校加入,依托华为多年产业积累,借助高校人才培养的专业能力,产学融合,联合推动AI人才计划落地,培养面向产业的人工智能人才。

(本报告根据速记整理)

CAAI原创 丨 作者杨琼华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及翻译
如需转载合作请向学会或本人申请
转发请注明转自中国人工智能学会